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
托梁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该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,不仅要可靠的支撑顶板,维护一定的安全工作空间,而且要随工作面的推进,进行移架和推移输送机。因此,支架要实现升、降、推、移四个基本动作,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液体,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油缸来完成的。当操纵阀处于升柱位置时,从乳化液泵站来的高压液体通过操纵阀、液控单向阀进入立柱的下腔,立柱上腔回液,支架升起,并撑紧顶板。当操纵阀处于降柱位置时,工作液体进入立柱的上腔,同时打开夜空单向阀,立柱下腔回液,支架下降。
支架的前移和推移输送机是通过操纵阀和千斤顶来进行的。移架时,先使支架卸载下降,再把操纵阀置于移架位置,从乳化液泵站来的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前腔即活塞杆腔,后腔即活塞腔回液。这时,支架以输送机为支点前移。移架结束后,再把支架升起,使支架撑紧顶板。若将操纵阀置于推溜位置,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后腔即活塞腔,前腔即活塞杆回液,这时输送机以支架为支点被推向煤壁。
(1)升柱:液压支架移至新的工作位置后,应及时升柱,以支撑新暴
露的顶板。将操纵阀转到升柱位置,打开供液阀,高压液体由主进液管进入,经操纵阀到液控单向阀,顶开阀球经油管进入支柱活塞腔,支柱活塞腔的油液经油管和操纵阀流回主回液管,活柱和顶梁升起,支撑顶板。
(2)降柱:当旋转式操纵阀转到降柱位置,打开供液阀时,高压液体由主进液管经操纵阀和油管,进入支柱活塞杆腔,同时也进入液控单向阀的控制管路,打开液控单向阀,支柱活塞腔的油液经油管、液控单向阀和操纵阀,流回主回液管,支柱卸载下降。
移架:液压支架卸载后,把操纵阀转到移架位置,打开供油液,
高压液体由主进液管经操纵阀、油管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腔,同时进入液控油路,打开液控单向阀,而活塞的油液经油管、液控单向阀、操纵阀流回主回液管,
推移千斤顶收缩,以运输极为支点,拉架前移。运输机靠相邻支架的推移千斤顶来固定,千斤顶由液控单向阀锁紧。
推移运输机:当液压支架前移并重新支撑后,把操纵阀转到推溜
位置,打开供液阀,高压液体由主进液管经操纵阀、液控单向阀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,活塞杆腔的油液经油管和操纵阀流回主回液管,推移千斤顶的活塞伸出,以液压支架为支点,把运输机推移到新的工作位置。在实际生产中,对于具体支架的动作,根据该支架的结构和需要来确定。
液压支架是采煤机械中的支护设备,经过大修在井下一般可使用五年,但是液压支架中各种液压阀的使用寿命却很低,长的3个月,短的只有几个星期,国外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是增加系统的过滤精度和提高乳化液的质量,但收效不大。以英国某液压阀为例,虽然加工精度及整个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都比较高,但因使用寿命低,已在我国面临淘汰。
早期的液压支架,运动副之间没有其他密封措施,是金属直接接触密封,即要求密封副接触平面吻合,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,否则必须加大密封副的结合力,使接触表面产生塑性变形,堵塞泄漏通道。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,即动力元件、执行元件、控制元件、无件和液压油。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,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,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。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、叶片泵和柱塞泵。
执行元件(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)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,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。
控制元件(即各种液压阀)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、流量和方向。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,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、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。
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(安全阀)、减压阀、顺序阀、压力继电器等;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、调整阀、分流集流阀等;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、液控单向阀、梭阀、换向阀等。
根据控制方式不同,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、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。
辅助元件包括油箱、滤油器、油管及管接头、密封圈、压力表、油位油温计等。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,有各种矿物油、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。